最高人民法院 财政部关于法院业务费开支范围的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1 19:46:43   浏览:880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 财政部关于法院业务费开支范围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财政部


最高人民法院 财政部关于法院业务费开支范围的规定

1985年9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对法院业务费的开支范围规定如下:
一、办案费
1.诉讼文书、表册用纸及印刷费;
2.布告、公告费;
3.调查案件差旅费;
4.司法勘验、鉴定费;
5.陪审员的公务费,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陪审员的生活补助费、误工补贴费;
6.指定律师出庭辩护费;
7.证人出庭作证期间因生活困难而需要解决的生活补助费;
8.审判场地租赁费;
9.押解、执行费;
10.死刑罪犯执行时需要的车租、汽油、火葬、土葬费;
11.业务设备材料(录音带、录像带、胶卷、照相纸、复印纸墨、化学药品和制剂)消耗费、燃(饲)料费、设备保养维修费;
12.申诉来访人因生活困难而必须解决的食宿及路费补助;
13.其他办案经费。
二、服装费
审判人员和司法警察的服装费。
三、业务设备购置费
1.审判工作所需的交通工具(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马匹等)购置费;
2.法医器械设备购置费;
3.审判法庭内设备(扩音机、录音机、录像机、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国徽、法台、法椅及其他设备)购置费;
4.枪支、子弹、戒具购置费;
5.档案柜、打字机、复印机以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设备购置费;
6.外出办案人员公用手提包、公文包、雨具购置费;
7.司法业务专业资料、图书购置费。
四、专业会议费
各种审判业务会议所需的经费。
五、其他费用
1.评选先进工作者的奖励费;
2.冤、错案件当事人或其家属因遭受重大损失而致生活困难的补助费;
3.上述一至四项中未包括的其他法院业务费。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关总署关于九龙海关更名为深圳海关的公告

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关于九龙海关更名为深圳海关的公告
海关总署


经国务院批准,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九龙海关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
九龙海关建于1887年4月,原称九龙关,总部设在香港维多利亚城内皇后大道中16-18号,各边境关卡设在九龙界限街和靠近香港的小岛。1898年英国殖民主义者逼迫清政府将九龙半岛新界地区租与英国后,九龙关的边境关卡被迫后移至大铲、盐田、沙头角一带。194
9年10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九龙关在深圳的缉私总部,同日,九龙关香港总部宣布接受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领导。九龙关广大爱国职工在我地下党和护关小组的领导下,也在香港宣布起义,并毅然摆脱国民党政权的控制,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国民党海空封锁线,将27艘缉私
舰艇驶回广州。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宣布,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不承认殖民主义强加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3个不平等条约。这一立场在九龙海关设置问题上也得到充分体现。1950年12月14日,周恩来总理签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设立海
关原则和调整全国海关机构的指示》,决定“设立九龙海关(设在深圳)”。保留“九龙海关”关名,另在香港设“九龙海关驻香港办事处”。这一决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殖民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治主张,也显示了中国政府一定要收回香港的决心。
更改九龙海关关名,表明在香港问题上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已经实现,可以充分体现我国政府关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庄严承诺,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1997年7月1日

印发《国家经贸委监事委派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


印发《国家经贸委监事委派暂行规定》的通知
1995年7月13日,国家经贸委

各司(局)、直属单位、委管国家局:
为保证国家经贸委监事委派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经贸委、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监督机构对国有企业派出的监事会工作规范意见》(国经贸企〔1995〕154号文件)的规定,我们制定了《国家经贸委监事委派暂行规定》,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可参照本规定,向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机构派出的监事会委派监事。

国家经贸委监事委派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监管条例》),保证国家经贸委监事委派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监管条例》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监督机构对国有企业派出的监事会工作规范意见》(国经贸企〔1995〕154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国家经贸委监事委派工作,是指依据《监管条例》有关监事会组成的规定,应国务院授权的监督机构的要求,本着认真、审慎、负责的原则,从国家经贸委机关选拔业务骨干,向其派出的监事会委派代表(监事)。
第三条 国家经贸委委派的监事(以下简称监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能够维护所有者的权益;
二、坚持原则,清正廉洁,办事公道;
三、熟悉国家在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政策、规定;
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五、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的正式工作人员;
六、身体健康,能够按时参加监事会会议。
第四条 委派监事遵循以下工作程序:
一、企业司汇总各监督机构报送国家经贸委的派出监事会的企业名单,拟定各司局委派监事的名额,报主管副主任核定;
二、将主管副主任核定的名额数通知人事司和有关司局,有关司局根据干部现状,研究确定委派监事的名单送人事司审核;
三、人事司审核后,报主管业务和人事的委领导批准;
四、以委办公厅函件的形式将委派监事名单通知有关监督机构。
第五条 一人可同时担任若干户企业的监事。
第六条 监事每届任期3年。监事在同企业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第七条 监事均为兼职,不得兼任被监督企业的任何职务,不得接受被监督企业的任何报酬。
第八条 监事应严格按照《监管条例》规定的职责行使职权,严格遵守监事纪律。
第九条 监事对监事会议定或表决的重大事项,应及时与委内有关司局联系,必要时向委领导汇报。
第十条 监事因故不能参加监事会会议时,应向监督机构请假。
第十一条 监事在履行职务期间对监督机构负责,接受监督机构的工作考核和奖惩。
第十二条 监督机构对监事的奖惩列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并作为监事连任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三条 监事参与监事会活动的费用由监督机构支付。
第十四条 委内建立监事工作档案,定期向各监督机构了解监事的工作和受奖惩情况。
第十五条 由于工作调动及不能正常行使监督职责或不称职的监事,由派出司局商报人事司、企业司后调换或撤换。监事任职期满后,由派出监事的司局报人事司、企业司同意后更换。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